歡迎訪問滄州海納建筑機械有限公司官網
但總體看,我國耐磨泵管制造業發展仍然以簡單地擴大再生產為主要途徑,通過智能產品、技術、裝備和理念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的任務艱巨而迫切。應從***層面啟動實施智能制造專項工程,加強技術攻關,開展應用示范,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發展轉型。④用標準引領信息網絡技術與工業融合?!肮I4”戰略的關鍵是建立一個人、機器、資源互聯互通的網絡化社會,各種終端設備應用軟件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換、識別、處理、維護等必須基于一套標準化的體系。產品的智能化、裝備的智能化、生產的智能化、管理的智能化及服務的智能化,迫切要求裝備、產品之間,裝備和人之間,以及耐磨泵管企業、產品、用戶之間全流程、全方位、實時的互聯互通,實現數據信息的實時、準確交換、識別、處理、維護,研發、生產、管理、服務的高度協同對智能制造的標準化提出了新的要求,這就必須通過制定和執行許許多多的技術標準、服努標準、管理標準和安全標準。智能制造的標準體系是全球產業競爭的一個制高點。德國為了保障“工業40”的順利實現,已搶先一步,制定了《“工業4.0”標準路線圖》,以此搶占“工業4”標準化領域的制高點為此,在推進信息網絡技術與工業企業深度融合的具體實踐中,也應高度重視發揮標準化工作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,及時制定出臺“兩化深度融合”標準化路線圖,引導企業推進信息化建設。
同時,還要著力實現標準的國際化,使得中國制定的標準得到國際上的廣泛采用,以奪取未來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和話語權⑤構建有利于工業轉型升級的制度保障體系。德國“工業40”戰略十分重視產業創新、組織創新與現有制度相沖突的問題?!肮I40方面增加了管控的復雜性,技術標準的制定需要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;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促進技術創新?!肮I4.0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制度保暲,如設立處理各類問題的專職工作組、制定和實施安全性支撐行動、建立培訓和再教育制度等。我國在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上,也同樣面臨制度保障方面的相關問題。因此,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工業轉型升級的長效機制,如知識產權保護制度、節能環保、質量安全等重點領域的法律法規及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等,從而形成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制度保⑥產學硏用聯合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。德國“工業40”是由德國工程院、弗勞恩霍夫協會、西門子公司等聯合發起的,工作組成員也是由產學研用多方代表組成的。我國應該充分吸收和借鑒發達***產學研用聯合模式,一方面,針對不同類型自發的產學硏合作網絡或產業硏發聯盟,政府要通過引導和支持的方式促進其發展;另一方面,選擇幾個重點行業和關鍵技術領域進行試點,以行業骨干企業為龍頭,聯合科硏實力雄厚的大學和科硏機構,組建多種形式的產學硏硏發聯盟,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,共同推進技術硏發和應用推廣?;凇肮I40”的特征,中國在推動相關發展戰略時,需要格外注重頂層設計,并巧借內外合力。對于擁有成熟工業體系的德國而工業40”尚且是一種新的嘗試與設想,更不用說在工業體系落于其后的中國了?!肮I4.0”絕非閉門造車可以推動形成的,需要加強與全球***工業企業的合作,并深化國內工業體系改革,為中小型創新性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。除了制定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的項層規劃和路線圖一一《中國制造2025》,中國也借鑒德國“工業4.0”戰略計劃。
將于近期正式印發的《中國制造2025》規劃劍指工業強國,可以說,《中國制造2025》規劃的主導方案是用信息化技術促進工業不斷發展。未來,工業發展的主線是走向數字化、網絡化和智能化,這與德國“工業4.0”有異曲同工之處。當然,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是非常寬泛的,真正落實到制造企業的著力點,還是要實現企業生產、制造的數字化,網絡化和智能化,也就是說,企業要把數字化的制造理念、先進制造模式、網絡化的資源調配高度融合。而德國“工業4.o”是把制造信息的交互和整個數字空間的創意設計、制造管理密切讓上是把現實世界和信息空間密切融合,也就是用數字空間和知識空間來管理物理空間的所有業務活動。